仪器设备的国产化进程——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
核心观点:国产仪器设备的崛起,是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体现。

2025年,国产仪器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:
- •分析仪器:上海佳航仪器的智能分析仪器(材料2)、青岛普仁仪器的离子色谱仪(材料2)性能对标国际品牌,价格降低20%-30%;
- •检测设备:赛默飞红外光谱仪的国产化(广州工厂实现全链路本土化,材料2)不仅保障了供应链安全,更通过本地化服务(如快速维修、定制化开发)提升了用户体验;
- •新兴领域:在半导体检测(如国产电子显微镜)、生物医药(如国产PCR仪)等高端领域,国产设备的市场份额从10%提升至25%。
国产化的核心驱动力包括:政策支持(如科技部”国产科学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”项目)、技术积累(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)、市场需求(国内科研与产业升级的庞大基数)。预计2025年国产仪器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,占全球比重从15%提升至20%。